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学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省委十二次党代会及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球最大的博彩公司》(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新时代贵州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大战略行动”“四新”“四化”要求,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按照“3441”工作思路(即:突出“三个强化”、聚焦“四个重点”、落实“四大保障”、把牢“一道防线”)奋力推动提质培优、双高建设、职业教育本科发展和贵安新区科技新城校区建设搬迁等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积极助力“技能贵州”和特色教育强省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一、突出“三个强化”,抓好高质量发展思想引领
(一)强化党的领导,提升政治能力
1.坚持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总支、党支部、各部门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建目标考核、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领会实质内涵、掌握核心要义、指导工作,推动发展。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深化“四史”学习教育。(牵头部门: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党委宣传〈统战〉部,协同部门:党委组织部、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各党总支)
2.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抓学习、作为“第一遵循”抓贯彻、作为“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健全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重大决策部署在学院落地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把服务“四新”“四化”作为重中之重,全力实施“三大计划”、推动“七大提升”,奋力打造高等职业教育的“贵州轻工”品牌。(牵头部门: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党委宣传〈统战〉部,协同部门:党委组织部、各党总支)
3.切实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执行学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提升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坚持和完善党对学院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突出抓好对“一岗双责”落实的监督管理。(牵头部门: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协同部门: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统战〉部、纪检监察室)
4.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持续推进“三级书记抓党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持续开展“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及申报工作。进一步调整优化党支部设置,完成届满支部委员会换届工作。不断选优配强党总支、党支部班子。高质量做好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巩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加强离退休党员管理服务,提高离退休党支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推进新时代关工委建设。(牵头部门:党委组织部,协同部门:各党总支)
5.发挥教育帮扶作用,扎实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乡村振兴特色骨干专业群建设,在2021年兴黔富民项目基础上,紧扣乡村产业、凸显三农特色,将现有特色专业结合乡村振兴要求,打造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特色骨干专业群,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筹建乡村振兴学院,发挥“教育帮扶”特色优势,力争申报乡村振兴示范校。深化扩大与剑河县、荔波县在“五业一体”(行业、产业、企业、专业、职业)上的合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帮助传统产业升级。继续推动与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仁怀市中等职业学校、榕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4所中职学校协同发展,帮助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在省级示范中职学校的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组织协调驻村第一书记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协助当地做好政策宣传、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推进前期建设项目落地见效,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投入一定经费,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努力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新成效。(牵头部门:党委组织部,协同部门:继续教育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总务处、科研与社会服务处、教务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部、各党总支)
(二)强化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
6.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贯彻落实《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学术、进学科、进教材、进培训、进读本、进课堂。大力办好思政课,不断增强课堂教学亲和力与吸引力。启动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出经验、出成果、出案例,积极申报“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配齐队伍、提升能力,打造名辅导员工作室。进一步发挥“班级导师”机制,积极申报国家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配齐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思政课专任教师培训,打造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建设省级“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建设VR虚拟仿真思政实践实训基地,持续开展思政文化活动周,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牵头部门:党委宣传〈统战〉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协同部门: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工作处〉、各党总支)
7.大力营造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浓厚氛围。全面准确宣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指示精神,全面积极组织开展“学习新思想喜迎二十大”系列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二十大精神的集中宣讲,推动各党总支、党支部开展对象化、互动化宣讲。组织各基层党支部开展“七一”主题党(团)日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弘扬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师生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守理想信仰。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奋斗者·正青春”主题宣传报道,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牵头部门:党委宣传〈统战〉部,协同部门:党委组织部、院团委、各党总支)
8.持续抓好群团和统一战线工作。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团员教育引导,持续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学生会组织改革,发挥好团代会、学代会作用,强化学生社团管理。召开第四届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组织教职工参与学院重大决策,做好提案收集、办理相关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力量促发展。强化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落实中央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促进学院民主治校上新台阶。(牵头部门:党委宣传〈统战〉部,院团委、工会,协同部门:各党总支)
9.强化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学院影响力和知名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讲坛、论坛、讲座、报告会、讨论会等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严格网络和新媒体信息监测管理,聘请第三方对涉校信息进行监控。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学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多措并举抓实民族宗教工作,铸牢“三微一端”等阵地。(牵头部门:党委宣传〈统战〉部,协同部门:信息中心、各党总支)
10.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推进体教融合改革发展,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建设好体育教学部,积极筹备参加第五届全省学生运动会、2022年全省校园操舞大会系列竞赛活动,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全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百万学生百日冬锻百佳单位(学校),努力培养一批全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劳动教育考核机制,办好劳作教育,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竞赛活动、志愿服务和传统文化、非遗技艺进校园活动。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和危机预防干预,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牵头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协同部门:体育教学部、院团委、图书馆、各系部)
11.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育人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化浸润工程、匠心圆梦工程内涵,开展第四届“传承红色·魅力青春”主题文化活动月、第五届“技以载道·匠心圆梦”技能素养文化活动月、“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月”、第十七届“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全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系列活动。高质量完成学院校史馆等一批文化浸润工程建设,提升学院实习实训实践基地文化育人功能,开展专业技术文化宣传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一体”“两翼”“多点支撑”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习(基地)。深化职业教育类型办学特色,大力传播美的教育理念,不断拓展美的教育内涵,丰富美的教育形式,探索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习基地,深化推进美的教育。(牵头部门:党委宣传〈统战〉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协同部门:院团委、教务处、图书馆、各系部)
12.做好招生就业工作。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完善多样化考试录取方式,做好分类考试招生和“五类”人员专项扩招工作。推动校园招聘常态化,开展精准就业创业服务,用好用足科研助理等招聘岗位,加强就业困难学生帮扶,进一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年终就业率力争进入全省前五名。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做好省级国防示范校复核和创建工作。加大征兵宣传力度,确保应征人员宣传全覆盖,落实好应征入伍人员优抚待遇,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应征入伍,创新复转军人培养培训服务工作。(牵头部门:招生就业办公室〈校企合作处〉,协同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各系部)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能
1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对领导干部开展专项培训,提高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突出政治标准,着力培养选拔以中青年为主的管理干部队伍。加大统筹力度,积极推进干部交流,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关心关爱,用好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牵头部门:党委组织部,协同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工作处〉)
14.系统谋划新时代人才工作。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国家双高”建设和申报职业教育本科重点工作,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持续做好人才引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着力在人员合理有序流动、人才引进质量、调进调出结构比例优化上下功夫出实招,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保障水平。(牵头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工作处〉,协同部门:党委组织部、各系部)
15.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情况调研和专项检查,组织“师德师风专题学习”“师德标兵”评选、先进事迹宣讲等活动。深化职称评审改革,优化评审条件,扎实落实“破五唯”。全面推进“强师工程”,开展“专项绩效改革”“聘用改革”、合同制师资引进3项改革试点。引培职教名师、技能大师、教授、博士等各类人才20名以上。构建教师教学力、实践力、科研力、社会服务力、国际化职教力“五力”提升培养培训新模式,遴选建设5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累计培训师资200人次,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双师型”教师服务能力提升行动,重点培养专业群带头人6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推荐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5名,打造6个院级教学创新团队,力争再获批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牵头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工作处〉、教务处,协同部门:科研与社会服务处、各系部)
二、聚焦“四个重点”,夯实高质量发展内涵
(一)聚焦“国家双高”建设,实现新提升
16.完成2022年度“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做好迎接教育部“双高计划”建设的中期检查工作。扎实推进12项重点任务建设,完成“专业发展集群化、社会服务品牌化、开放办学国际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目标。(牵头部门:发展规划与质量保障处、双高战略指挥组秘书处,协同部门:各双高项目实施组)
17.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发挥国家级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引领辐射作用,建设好酿酒技术、装饰艺术设计、数智化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4个专业群。打造智慧物流等4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10部以上,编写国家级及省级规划教材8部,建设各级精品课程8门。(牵头部门:教务处、实训中心,协同部门:发展规划与质量保障处、各系部)
18.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三教改革”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和申报工作。进一步优化专业(群)设置,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底层通用、中层共享、高阶分立、模块互选”的原则,构建“平台+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展“web前端开发”“物流管理”“智能新能源汽车”等证书的“1+X”证书制度试点。深化“以赛促学”“课证融通”改革,开设课证融通课程10门,扩大“有效课堂”认证覆盖面,强化教学科研团队培训。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启动大数据专业群、酿酒专业技术等7个专业的认证,启动双高专业群质量检测系统试点认证工作,进一步推动专业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牵头部门:教务处、发展规划与质量保障处,协同部门:科研与社会服务处、各系部)
19.推动科研水平高质量提升。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切实做好科研平台审计报告中提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加强科研机构建设任务的推进和管理。承接省厅级或企业项目不少于8项,获国家专利、软著授权不少于16项,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升级指导不少于16项,提供各类社会服务不低于80次,带动中小微企业增加产值400万元以上,建设“旅游+特色农产品”VR虚拟现实贵州特色食品馆,建成黔菜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并申报黔菜数据库和黔菜视频库,申报成立贵州省职业教育智能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与贵州大学、贵州亨达集团深度合作,共建贵州商用密码与大数据安全工程技术应用中心,打造信息系统研发团队与信息安全等保测评服务团队。依托酿酒及特色食品快速检测中心对外开展社会服务和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申报贵州省先进电池与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或贵州省先进电池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部门:科研与社会服务处,协同部门:继续教育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发展规划与质量保障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办公室〈校企合作处〉、各系部)
20.提高服务地方发展能力。紧密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三大战略行动”,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打造服务平台。构建“大数据+”农产品物流基地,筹建“大数据+”智能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旅游+特色农产品”VR虚拟现实贵州特色食品馆;开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营销培训。为欠发达地区开发系列农特品牌CI设计,开展技术升级与产能改造,服务中小微企业融合发展。依托大数据产业联盟、贵州酿酒产业职业教育集团等,为贵州省“千企改造”、贵安新区产业园企业进行大数据应用等技术研发和教学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依托硕博专业团队及其研究成果,深入相关市县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对接园区和社区,开展大数据应用、高端装备制造、酿酒及特色食品等高技能人才培训、技能鉴定。各系部社会培训人数达到系部学生人数两倍以上。持续推进与三穗县的合作,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牵头部门:科研与社会服务处、继续教育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协同部门:招生就业办公室〈校企合作处〉、实训中心、各系部)
(三)聚焦“提质培优”“技能贵州”“兴黔富民”,力争新突破
21.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利用省职教二十条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大学城双创园”(学院校企合作产业园)的优势,依托知名企业,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3个。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企业多种方式深度参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做好“引企入校”和“双元育人”工作,协同打造典型育人案例,合作开发产教融合项目及大数据、大健康等领域产教融合课程,共建企业工作室或工程中心。(牵头部门:招生就业办公室〈校企合作处〉,协同部门:教务处、实训中心、各系部)
22.推进多元化办学。积极与优质企业合作,探索培育并推动实质运行的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推动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实体化运营,力争建设中高本协同发展示范校。推进“系+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校企一体”“联合工作室”“工匠工坊”等现代学徒制、企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多元化办学。(牵头部门:招生就业办公室〈校企合作处〉,协同部门:教务处、各系部)
23.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专业建设、课程标准等方面的跨国交流,积极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院校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创新线上线下国际合作交流方式,争取“鲁班工坊”培育零突破。实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选派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访学。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学资源,着力推动“中文+职业技能”输出,力争建成省级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打造“开放轻工”。(牵头部门:怀卡托国际学院,协同部门:教务处、各系部)
24.优化“双创”培育体系。继续开展院级金点子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类讲座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创新创业学院实体化运行模式,开办第一届创新创项目培训班选拔培养工作,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比赛等重大赛事做好孵化工作。(牵头部门:院团委,协同部门:招生就业办公室〈校企合作处〉、各系部)
25.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项目化分配提质培优和技能贵州、兴黔富民任务,明确牵头责任领导,抓好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高质量教学成果孕育、高竞争力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的培育,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中取得重大突破。校企共同开发20个真实项目,打造5个课程思政教育案例、3个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2个德育特色案例。创建2个黔匠工坊、1个大师工作室、5个名师工作室、8个企业工作室(创新基地、实验室)。深度用好东西部帮扶政策,积极申报和建设东西部协作示范校——“粤黔”示范学校。开发一批校企双元合作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牵头部门:发展规划与质量保障处,协同部门:教务处、招生就业办公室〈校企合作处〉、实训中心、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各系部)
(三)聚焦职业教育本科学校申报,开启新征程
26.做好职业教育本科申报工作。对标对表《全球最大的博彩公司》《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厚基础、强弱项、补短板,提升治理水平,优化设置,强化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和“双师型”教师培育工程,推动内涵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全力完成职业教育本科学校申报工作。(牵头部门:职业本科学校筹备领导小组及各专项工作组、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协同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工作处〉、教务处、发展规划与质量保障处)
(四)聚焦科技新城校区建设,再展新面貌
27.加快推进贵安新区科技新城校区建设。推动科技新城校区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做好教职工生稳定和资产清查工作。(牵头部门:基建办、新校区布局调整办公室)
三、落实“四大保障”,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落实机制保障
28.全面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等制度,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多举并行保障综合改革跨越式推进,促进学院内涵科学发展。聚焦二级管理改革,优化二级教学单位设置,扩大管理自主权。持续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完善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的质量标准。(牵头部门: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协同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工作处〉、发展规划与质量保障处)
29.系统推进督办督导机制改革。完善督办督导体系,进一步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做好2022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结合综合考核目标任务,开展季度督查,系统谋划、上下联动、持续用力,发挥好综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对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定事项、“国家双高”建设、“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进行督办督查。(牵头部门: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发展规划与质量保障处)
(二)落实制度保障
30.坚持依法治校。推进“废改立”工作常态化,制定废改立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台账。推进“党委领导、院长负责、专家治教、民主管理、社会参与、协同发展”的现代职业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建立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全面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激发办学活力。(牵头部门: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协同部门:发展规划与质量保障处、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工作处>、财务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办公室〈校企合作处〉)
(三)落实服务保障
31.加快信息化建设。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校本数据“一数一源”和开放共享,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智慧校园服务“一张网”;逐步把物联网、5G新型技术应用于学院信息化建设,扩大数据实时采集范围,增加数据积累;加强数据清洗、整合、分析,提高数据质量。建设人工智能空间成果展示项目,建成2个智慧教室、1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出口带宽增至12Gbps,加快开发实验实训室管理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全方位打造“数字轻工”。(牵头部门:信息中心,协同部门:实训中心、相关系部)
32.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服务满意度评价体系,推动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后勤、审计、国资、财务等服务水平,确保教职工生满意率达90%以上。(牵头部门: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协同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工作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总务处、审计处、国资处、财务处、图书馆、继续教育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实训中心)
(四)落实安全保障
33.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树牢平安和谐稳定发展理念,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制定和完善重大风险应急预案,健全校园安全制度,健全落实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等安全工作机制。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着力加强食堂、公寓、实训室等安全管理。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联动,强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校园贷”等重点领域、重点问题整治,打造平安和谐校园。有序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积极申报省级学生学法普法活动先进单位,培育一批学法先进个人。(牵头部门:保卫处,协同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各系部)
34.抓细抓实疫情防控。紧盯疫情形势变化,精准掌握教职工生动向和健康状况,加强师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学习生活指导,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应对疫情突发的工作机制和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提高学院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牵头部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把牢“一道防线”,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
35.改进作风服务发展。按照省政府系统和省教育厅开展“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活动的要求,出台学院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大力整治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文山会海、官僚作风、弄虚作假等问题,倡导和自觉践行“高效率、快节奏、勇担当、抓落实、明禁止”的优良作风。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大明察暗访、通报曝光、问责处理力度,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严守纪律规矩。(牵头部门: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协同部门:纪检监察室)
36.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十二届省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推动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和一体落实。加强和完善日常监督工作,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围绕权力运行各环节,跟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落实情况、二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和“一岗双责”履行情况,认真做好政治监督活页和干部廉政档案建设,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的监督作用。(牵头部门: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协同部门:纪检监察室)